版权所有:南充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办公地址:四川省南充市金泉路302号810室
风光旖旎南充城。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梁洪源摄
着力提升能级品质,推动城市发展可感可及。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以绣花功夫抓好规划、建设、治理,打造宜居、宜业、韧性、智慧城市,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发展成果。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奎
“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奋力谱写现代化南充建设新篇章”,蓝图绘就,突破口在哪里?抓手在哪里?如何发力?
去年底召开的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明确,加快提升城镇能级,让城镇建管更加规范、更有温度、更具智慧。
2月21日上午,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提升能级品质,推动城市发展可感可及”。这也是2024年南充将重点抓好的八个方面工作之一。
无论是具体路径还是具体举措,正让南充这座城市的功能越来越完善,管理越来越精细,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A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承载力辐射力
因计划到北京出差,2月21日上午,阆中市民王成通过手机预订了2月23日阆中机场飞北京的机票。“下午1点出发,两个多小时就到北京了。”
王成在阆中一家公司负责营销工作,常到各地出差,这些年,他发现南充的交通,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铁路、航空,都是四通八达,出行相当便捷。“南充拥有双机场,生活在这里,确实幸福。”
赵利斌家住高坪城区,工作地点在顺庆城区西华路一学校,他算了一下时间,去年将军大桥通车以前,他从家到上班的地点,可以走清泉寺大桥,或者是上中坝嘉陵江大桥,但因为拥堵,路上至少需要20分钟,现在将军大桥通车了,从家到学校只需要五六分钟。“城市建设的加快,市民是直接的受益者。”
王成和赵利斌的感受,是南充加快提升城镇能级,加快现代化南充建设的缩影。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南充坚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建设理念,持续完善城市功能,大力实施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对外交通项目,大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全力以赴提升城市承载力、辐射力、吸引力,助推现代化南充建设。
数据显示,2023年,南潼、阆营等4条高速以及成达万高铁南充段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汉巴南铁路南充至巴中段完成正线铺轨,阆中古城机场正式通航;城镇污水治理两年攻坚行动全面完成,累计新(改)建雨污管网1888.7公里,中心城区海绵城市面积占比增至42%;将军大桥建成通车,新(改)建主城区嘉陵江绿道33公里,新增城市公园绿地96.8万平方米;临江新区连续3年入围全国城市新区发展潜力30强;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86.6%,嘉陵江干流常年保持Ⅱ类及以上水质。
B提升城市能级品质掀起项目施工热潮
时间进入2024年,提升能级品质,推动城市发展,在南充大地,掀起了项目实施热潮。
在成达万高铁南充段,各标段已全面恢复施工。在营山跑马坪特大桥施工现场,各种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忙着开挖、平场、装土、运输,一个个墩台整齐矗立,如蜿蜒长龙向远方延伸。“收假就开启冲刺模式,上足机械和人力抓进度。”现场施工负责人说。
走进顺庆城区临江大道项目建设现场,只见100余名施工人员,30余台大型机械,分布在各个作业面,正在进行路基、管道、铺油、钢结构等施工,眼下气温虽降,可现场处处是热气腾腾的施工场景。经过加班加点赶工期,截至目前,临江大道已完成起点下穿、明挖隧道主体工程、滨江隧道左右洞贯通等施工,荆溪河桥及荆溪河至南高段正在加快推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临江大道今年建成投用。”现场施工负责人说,施工方为此持续优化施工方案,采取施工工人、机械、材料提前组织到位等措施,全力以赴抓进度,为南充城市建设作贡献。
不仅仅是成达万高铁、临江大道,春节收假以来,汉巴南铁路、高坪机场改扩建、嘉陵区南海大道及音空山隧道、南充过境高速等重点项目的业主方、施工方,也采取人员机械上足、“多班倒”等施工措施,全面加快施工进度,全力以赴赶工期,将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落地落实。
C未来可期向好发展风头正劲
时光进入2024年,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新的征程。
谋划2024年城市发展,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提升城镇能级,让城镇建管更加规范、更有温度、更具智慧。
在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推动城市发展更是细化到一条条举措、一个个项目、一个个数据上,比如,确保果州大道顺兴段、滨江大道临江段及南延线、音空山隧道等建成投用,新增泊位1万个、充电桩1800个以上;建成标准化投放站点3500个,抓好顺庆区体育场社区等3个国省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确保汉巴南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上半年通车,统筹抓好成南高速扩容、南潼、阆营高速等项目建设,完成高坪机场改扩建。
“提升能级品质,推动城市发展可感可及,以绣花功夫抓好规划、建设、治理,打造宜居、宜业、韧性、智慧城市,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发展成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廖先毅说,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推动城市建设突破突围、成势见效,一方面将紧盯国家政策导向,谋划实施一批支撑作用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城建项目,包括以城市更新为统揽推进宜居城市建设,系统抓好城市建设、更新和改造,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建设更高水平的韧性城市;持续推进城市公园绿地建设、背街小巷改造、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等民生实事,推进国省两级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持续提高城市宜居水平。
“提升城市能级,推动城市发展可感可及,交通要先行、要立竿见影。”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晓梅说,2024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紧紧扭住项目建设“牛鼻子”,推动阆营、南潼高速全线施工,成南扩容高速路基全面完成,南充过境高速全幅贯通;加快南仪、平仪、青剑阆、南三、南大5条高速前期工作,全力推进G212阆中段、S509蓬安段等国省干线和水运项目加快建设。当前全力以赴冲刺一季度“开门红”,做好服务保障,帮助企业上足人力、上足机械,实现节后全面开工、全线施工,为全年公路水路项目实现投资超150亿元打下坚实基础。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目标,奋力推动交通运输多作贡献,加大企业招引培育力度,力争新增22家规上运输企业;推进物流智能化,建立货运物流信息综合平台,确保全年完成公路客货运总周转量增速超过8%。
代表委员心声
让城市建设涌现更多新亮点
市人大代表、华中建设集团董事长张宏标
“城市的功能,决定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张宏标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提升能级品质,推动城市发展可感可及”,感到特别兴奋、特别振奋。
华中建设集团成立于2011年,可进行全国最高电压等级线路施工。公司工程施工足迹已经遍及四川、北京、河北、甘肃等地。
在张宏标看来,过去的一年,南充的城市建设迈上了新台阶,涌现了不少新亮点。关于2024年的工作,进行了持续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精细治理、健全综合交通体系3个方面的具体安排与谋划,必将进一步提升南充城市的品质,完善这座城市的功能,生活在这里的市民幸福指数也将更高。“建议谋划的项目加快实施。”张宏标说,“在实施城市管理时,注重人性化,为市民提供更多便利。”
张宏标说,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理应为南充城市发展可感可及作贡献,如今,华中建设集团各个板块掀起新一轮冲刺热潮,全力以赴搞建设、拓市场。
城市日新月异更加宜居宜业
市政协委员、恒信天虹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鸿
“站在新的起点,南充提出着力提升能级品质,推动城市发展可感可及,这必将推动南充的城市建设再上新的台阶。”李鸿说。
恒信天虹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作为四川“专精特新”企业,成功实施了不同管径管道的穿山、穿江等高难度非开挖工程施工,以及多座城市的内涝整治、雨污分流、污水治理、管网建设。公司施工足迹遍及全国20余省(自治区、直辖市),获得“四川省诚信民营企业”“南充市优秀民营企业”等荣誉。
在李鸿看来,南充这座城市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今,市委、市政府站在更高的起点谋划城市发展,必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影响力、辐射力、集聚力,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
“政府工作报告谋划2024年南充城市发展,将实施一系列重大项目。”李鸿建议,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用一流的营商环境,助推项目的加快推进。
群众反响
将来出行一定会更便捷
市民刘芳
刘芳是南充三环电子公司的员工,老家在达州,如今不仅工作在南充,家也安在了南充。
近来,刘芳特别关注成达万高铁的建设。“政府工作报告说,今年要加快建设成达万高铁,我对此十分期待。”刘芳说。
“成达万高铁通车后,从南充到达州,时间大概40多分钟,比最快的动车要节约半个小时。”刘芳说,如今,成达万高铁正在加快建设,期待早日通车。
刘芳认为,如今的南充,交通四通八达,生活在这里,无论是乘坐飞机、火车,还是自驾车出行,都很便捷,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实施一系列交通项目,将来出行还会更便捷。
街道美丽“蝶变”心情格外舒畅
市民李永利
李永利是一名退休工人,家住顺庆区中城街道体育场社区三公街。
2021年,顺庆区启动了三公街老旧小区改造,对21个老旧小区、300家商户进行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更新改造,实施了雨污分流、建筑修缮和便民配套等工程,同时融入城市记忆和文化元素,让历史、文化、居住、商业相得益彰。街道发生了美丽“蝶变”,李永利的心情也格外舒畅,没事就下楼转转。
如今,顺庆区启动实施体育场社区完整社区建设,将建成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完备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以及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这让李永利的心情更好,“实施完整社区建设,我居住的三公街环境也将更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抓好体育场社区建设试点,李永利对此十分期待,希望早日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