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南充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办公地址:四川省南充市金泉路302号810室
俯瞰城北公园一隅。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梁洪源摄
●田洲子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奎
市县两级同步成立城市更新指挥部,瞄准“城市病”边体检、边更新、边建设,在城市品质提升上实现更大突破;全力以赴优服务、促转型,推动建筑业提档、提质、提效……3月3日,记者从2025年全市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全市将大力开展宜居改造、特色魅力、产业提质、城市安全与治理四大行动,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补短、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建筑业全年产值增速6.5%以上。
精准发现城市问题大力实施城市更新
近日,记者一走进主城区城北公园,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随即映入眼帘。沿着主道前行,独具巧思的自然景观错落分布,与公园车行道、游步道相互映衬。一旁,设施齐全的老年运动中心内,市民们正悠闲地锻炼、聊天;停车场内,车辆有序停放。
城北公园扩建、周边道路体系建设及电力迁改项目是全市30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也是顺庆实施主城更新的重点项目之一。公园以“山水为形,林木为媒”,打造成为具备生态休闲、健康运动、植物科普、教育研学的山地公园,形成新的城市“绿肺”,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新的休闲、运动、观景的生态公园。
记者从2025年全市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全市将持续加快城市更新,根据安排,市县两级要同步成立城市更新指挥部,瞄准“城市病”边体检、边更新、边建设,在城市品质提升上实现更大突破。其中,中心城区持续推进城市体检工作,力争年底建成区体检覆盖率达60%以上。6县(市)全面启动城市体检工作,聘请专业机构,划细体检单元,从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四个维度,找出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病”问题,同步形成城市更新建设重点清单。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将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补短,大力实施宜居改造、特色魅力、产业提质、城市安全与治理四大行动,围绕完整社区及15分钟生活圈、街道一体化更新、老旧市场提质增效、城市安全及韧性等12个方面,持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力争全年实施重点城建项目230个以上,完成投资410亿元以上,新改建城市道路11条,新建公共停车位2000个以上,改造燃气管道800公里、供排水管道300公里,增设既有住宅电梯、更新老旧电梯760部以上。
提速“新城建”,今年,全市将建设市级安全运行监测平台,安装智能传感器2万个。结合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立“燃气、供水、排水”等领域安全监测“一张网”,构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释放政策红利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安排,今年,全市还将大力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全年产值增速6.5%以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全市住建系统将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以真金白银支持激发重点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跳起摸高,拉动建筑业稳步增长。
“一季度,全市有2家企业可获省级激励资金100万元,63家企业可获市级激励资金980万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培优扶强建筑企业,今年市县将分层建立联系帮扶制度,做到“联系全覆盖、服务零距离”。同时大力支持建筑企业开展银企合作、联合重组、升级增项,扶持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带动力的建筑业企业,支持头部企业华西十五建“升特级、创百亿、建园区”,鼓励企业“走出去”发展;积极争创省级智能建造试点城市,支持2万平方米以上新开工项目积极应用智能建造技术;加快建设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推进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等采取装配式建筑。
打造南充“好房子”也是今年全市的一项重点工作。为了实现南充“好房子”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市县将成立工作专班予以推进,并从计容方式、配套设计等多个方面对“好房子”建设给予支持。各县(市、区)将按照新标准从本地已出让土地和在建楼盘中遴选一批精品住宅项目开展试点示范。
今年,全市还将聚焦县镇村三大重点加快建设,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一方面持续实施县城“精修细补”民生工程,统筹推进县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备更新改造、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力争县城年度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同比增长3.1%;一方面全力培育县域强镇,选择一批区位优势突出、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创建市级中心镇、省级百强中心镇;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启动“乡村工匠培育三年行动”,大力推行“训证结合、持证上岗”,全年培育乡村建设工匠900名,开展星级工匠评选,建立信息管理平台,打造“南充乡村工匠”品牌,兜牢农房安全底线,提升农房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