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南充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办公地址:四川省南充市金泉路302号810室
顺庆区望天坝社区向市民们开展玩转魔方课程。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罗虹文/图
文明贵在养成,文明重在实践。
近年来,我市围绕“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这一中心思想,紧紧结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积极探索“文明实践+”活动模式,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给群众幸福生活“加分”,为精神文明“赋能”。
截至目前,全市已打造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4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00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全覆盖。
A“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持续丰富活动载体
“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入手,我们来感悟养生智慧,探寻身心健康维护方法和心理疏导、音乐治疗、穴位按摩、辅助功法等生活化技术……”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顺庆区望天坝社区的顺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时,高级国学与现代教育讲师龙佳正在为居民讲授健康养生知识。随后,在龙佳的指导下,居民们开始做起了养生操。
“听了这堂课,学到了很多知识,只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减少患病的可能性。”养生课结束后,居民们仍在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认识到了要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健康养生课只是我们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阵地,开展市民学校第一期公益课中的一类,我们还开设了手机摄影、玩转魔方、非洲鼓教学、作业辅导、非遗手工等课程,周一至周日,每天都有不同的课程,吸引了近百名市民报名参加。”望天坝社区工作人员介绍。
记者看到,顺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有三层,这里窗明几净,设施设备齐全。一楼设有社区便民服务点、志愿服务站、文明实践厅等,几名工作人员正在为社区居民代办服务。二楼的墙面上布置有“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先进典型展示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四川省道德模范、四川好人等荣誉获得者的先进事迹在这里一一展示。学习堂内,图书、杂志、报纸等摆放得整整齐齐,有居民正在选书、看报。三楼设有声乐室、书画区、市民学校、道德讲堂等。
据望天坝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该中心总面积约400平方米,涵盖“市民学校”“市民驿站”“志愿孵化基地”“心灵之窗”四大矩阵,全力打造集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市民培训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的阵地就延伸到哪里。截至目前,全市已经建成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42个所、3004个站,实现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全覆盖。
“接下来将以各级文明单位结对共建和挂点联系为契机,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农家书屋和各类基层文化阵地融合发展,做到文明实践阵地大门常开、活动常新、服务常在。”市精神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还将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开展“文明实践我行动”“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
B“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幸福生活“加分”
近日,在高坪区缤纷水岸湿地公园,花与希望志愿者协会举办了一场以爱为名的公益音乐义卖会。活动中,婉转动听的旋律围绕在大家的耳边,让人心旷神怡,大家一边聆听着美妙的歌声,一边参与慈善义卖活动。志愿者们将自己的画作、手工艺品、闲置的书籍等整齐摆放,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了解询问。
“我们在开展‘童伴之家’志愿服务时,发现一所村小的孩子非常想要一个乒乓球桌,于是我们组织了这次义卖会,将义卖的资金用于购买乒乓球桌。”花与希望志愿者协会负责人杜傲雪告诉记者,该协会自2022年成立以来,已有来自西华师范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川北医学院、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学生以及社会爱心人士3000多人加入。协会一边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志愿服务,一边组织志愿者们走进养老院、福利院传递温暖与关怀。
花与希望志愿者协会只是我市建强实践队伍的缩影之一。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注册志愿者队伍4378支,有注册志愿者1118700人,实施有效志愿服务项目12186个、已生效志愿服务时长484.8万小时,辐射群众近20万人。“微笑果城”“阳光成长志愿陪伴”等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南充退役军人红翼志愿服务支队等2支队伍当选全国“退役军人守护家园志愿服务队”,我市5个志愿服务项目在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决赛上取得二金二银一铜的佳绩。
“下一步,将重点聚焦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品牌打造和试点示范,以村(社区)为志愿服务主阵地、主场景,在9县(市、区)推动‘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试点。”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探索推行志愿服务新模式,为群众量身定制服务项目,不断提升服务项目和效益,让文明实践活动的触角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切切实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