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南充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办公地址:四川省南充市金泉路302号810室
碧水悠悠的嘉陵江。
阆中古城。
朱德故里景区。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梁洪源摄
蓬安百牛渡江。
清晖阁。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梁洪源摄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冯方雄
“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当吴道子挥毫绘就《嘉陵江三百里风光图》时,他或许未曾想到,这条江水会以千年不息的奔涌,在南充大地上织就五幅锦绣长卷——从秦汉古城的文脉绵长,到将帅故里的赤子丹心;从千岛碧波的生态诗行,到丝绸源头的产业新章,每一程江涛都在诉说“嘉水”的不同韵脚。值“安逸四川·玩转天府”2025四川省“百家旅行商进南充(川东北)”活动即将举行之时,且让我们顺江而下,循着江水的脉搏,触摸这座城市的千年心跳。
嘉水环抱阆中古城天下稀
“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嘉陵江以母亲般的臂弯,将阆中古城揽入怀中。这座2300年历史的城池,是中国四大古城中唯一以山水为天然城阙的“阆苑仙境”。李商隐在此低吟“嘉陵江水此东流,望喜楼中忆阆州”,陆游醉叹“阆州斋酿绝芳醇”,而吴道子更以神来之笔,将锦屏山“花木错杂似锦,两峰连列如屏”的意境融入《嘉陵江三百里风光图》,令“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穿越千年仍熠熠生辉。
漫步古城,唐宋街巷的棋盘式肌理中深藏文明密码:桓侯祠前,张飞巡城的马蹄声与铜火锅的沸腾交响;中天楼下,百名汉服少女手提香囊,穿行于“袍行阆苑·泽爱华光”的光影之中;贡院考棚内,游客沉浸式体验学子赶考后,挥毫写下“金榜题名”的祈愿。90余条青石巷弄串联起100多个古民居院落,道台衙门的晨钟暮鼓与古城小院的炊烟相和,恰似一部“活着”的中国古建筑史。
仰望星空,当国际永久编号16757的“落下闳星”划过天际,古城正见证着千年文明的当代回响。这位西汉天文学家创制的《太初历》,不仅恒定正月初一为岁首,更将二十四节气镌刻进华夏文明的血脉。阆中正积极打造全球首个春节文化产业园与全国首座春节文化博物馆,通过规划四大核心工程,构建“溯源地-体验地-创新地”三位一体文化矩阵。未来,在春节文化博物馆中,游客可追溯《太初历》的星辰密码,穿梭于历代春节仪典的全息剧场,触摸南北年俗的交互画卷,在沉浸式空间中与虚拟历史人物共迎新春;入夜后,通过实施全域亮化工程后的古城,游客将置身于流动的光影长卷——飞檐流淌节气诗行,街巷跃动锦鲤星河,元宇宙灯会复刻古代灯会场景,VR技术让汉宫守岁、落下闳观星成为可参与的奇幻旅程。
从秦砖汉瓦到数字光影,阆中正以“产业项目+文化传承”的创新之笔,将春节文化的千年密码转译为可触可感的当代叙事,让美轮美奂的人间仙境,映入更多百姓的眼帘。
嘉水澎湃将帅故里守初心
江水不舍昼夜,将古城的唐宋月光,化作琳琅山麓的赤色星火。当游人的脚步从阆中青石板转向仪陇山道时,嘉陵江的涛声里,又多了几分金戈铁马的铿锵。
“祖国安危人有责,冲天壮志付飞鹏。”嘉陵江的浪涛,在这里化作奔涌的红色血脉。朱德故里景区内,游客们驻足于“朱德革命生涯”历史影像区,在光影交织中重温峥嵘岁月。“朱德会见萧华”全息投影前,人群或举镜定格动态场景,或侧耳倾听智能讲解;“丁氏生活录”幻影成像展台旁,虚实交融的画面引发阵阵惊叹与低语。通过“互联网+革命文物”创新实践,景区构建起多维体验空间——廉洁文化VR展厅中,游客佩戴设备即可进入虚拟红色教育基地;“四川省网上红色基地线上展览”打破时空藩篱,让革命文物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跨地域共享。
在张澜故里景区,梅香浸润四季——春探疏影、夏赏翠盖、秋品傲骨、冬鉴冰姿,游客循“梅文化”主题动线,在青瓦木构的故居中触摸先生“一生布衣”的清风傲骨;罗瑞卿纪念馆内,大将礼服重现将军“铁马秋风”的烽火岁月,智能语音导览与清代川北民居的古朴梁柱交织,诉说着“丹心照汗青”的一腔赤诚;张思德纪念馆以实物、史料、声光电等现代手法,沉浸式再现其平凡而光荣的一生,深刻诠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内核。
当嘉陵江的浪涛裹挟着这些红色基因奔涌向前,南充大地正孕育着更澎湃的传承之力——明年适逢朱德总司令诞辰140周年之际,仪陇县与朱德故里景区正加速推进“琳琅山·红五星”文旅项目集群,将通过数字化场景重构、沉浸式体验升级,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创新表达。这座承载“两德精神”的红色沃土,即将以科技与人文交融的新姿焕新亮相。
嘉水奔腾锦绣南充绘华章
江水奔涌向前,将赤色信仰融入青山绿水。当游船驶离将帅故里的码头,嘉陵江已用她的温润笔触,在南充大地上绘就另一幅生态长卷。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嘉陵江三百里风光在此舒展最浓墨重彩的画卷。去年9月25日,南部县升钟湖畔迎来高光时刻——第十三届中国升钟湖国际钓鱼大赛盛大启幕。这场融合体育竞技与民俗文化的盛宴,吸引着20余个国家的钓手共赴“万竿齐举钓星河”的震撼场景,也让这场与潍坊风筝节、青海湖自行车赛并称“中国体育三大景观”的盛会,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而当前正在加紧实施的升钟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项目,将为这片湖光山色注入多元魅力:渔猎山水运动片区以“亲水、文化、亲子、户外”为核,打造水上大世界、沙滩半岛、丛林竞技营,融合非遗体验与户外运动,渔耕文化展示让碧波兼具竞技与人文魅力;龙马文化体验片区深植水利与红色基因,水库博物馆全景沙盘再现建设历程,红色研学基地传承精神,沉淀时光重量。项目建成后,升钟湖将成为川渝“微度假”新地标——亲子家庭在渔船记忆乐园学习古法捕鱼,情侣于园林餐吧品味湖鲜盛宴,银发族在理疗馆体验草本热敷。当山水文化遇见休闲旅游,这里正书写“生态为基、文化为魂、产业为脉”的文旅答卷。
当水上大世界的帆影与非遗渔网的经纬还在暮色中交织,嘉陵江的涛声已伴随着升钟湖的渔歌,涌向更辽阔的锦绣长卷——西充十万亩桃林深处,“桃花仙子”汉服巡游与无人机花雨表演正织就粉色云霞;蓬安百牛渡江的踏浪声里,数百头水牛如移动群岛劈开碧波,与相如故城“七夕夜”的《凤求凰》琴韵遥相和鸣;青居江湾处,359度曲流奇观印证“行船一日,不过对岸”的千年民谚……
从生态保护到文旅融合,嘉陵江的每道涟漪都在书写“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行。当钓手收竿时,鱼线牵起的不只是湖底的星光,更是自然与人文共生的璀璨未来。
嘉水潮涌主城文旅焕新颜
江水碧波滔滔,将生态画卷推向都市繁华。当游人的目光从升钟湖畔转回主城江岸,嘉陵江的浪花已化作霓虹,点亮了一座城的文旅新梦。
嘉陵江从苍茫群山中奔涌而来,以最宽阔的胸怀拥抱南充主城三区,用澄澈碧波滋养着顺庆、高坪、嘉陵的街巷阡陌。当晨光漫过凤仪湾,热气球正载着游客掠过千亩花田,脚下的嘉陵江大草原上,潮玩露营的帐篷如散落的星辰,与江滩波光相映成趣——这是嘉水馈赠的都市桃源,更是南充主城文旅破茧的起点。
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嘉陵江的表情在昼夜交替中不断变幻:夜游画舫载着歌声穿行于霓虹璀璨的江岸,清晖阁宋式楼阁与川东北金融中心玻璃幕墙在江面倒影中完成时空对话。嘉陵区黄金江岸的步行道化作流动光带,夜跑者的身影在暖光中轻盈穿梭,与江面摇曳的霓虹、远处夜游画舫的斑斓灯火交织成一曲流光溢彩的都市夜曲。
当嘉陵江的浪花拍打六合丝厂的百年石阶,正在实施中的六合丝绸文化产业园项目将以“一根丝线”串联古今——1912年的缫丝机与数字织机隔空对话:游客可触摸巴拿马金奖绸缎的温度,在乌木博物馆的千年木纹中读懂“蚕丛及鱼凫”的传说,更能在全息剧场见证《丝源华夏》演绎的丝路史诗。
从生态底色到文化亮色,从晨光中的田园牧歌到夜色里的流光璀璨,嘉陵江始终是南充最灵动的注脚。当江风拂过黄金江岸的光带,当机杼声与浪潮声在丝绸产业园里共鸣,这座依水而生的城市正以文旅融合为笔,在嘉陵江畔书写着永不褪色的时代诗篇。
嘉水邀约产业赋能迎客来
江水奔流不息,将主城的创新浪潮推向产业深水区。当文旅长卷在江岸舒展,嘉陵江已化身如椽巨笔,书写产旅融合的时代答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南充以嘉陵江为轴,正绘就文旅融合的产业长卷:
政策为帆,即将推出的“引客入南”奖励机制开南充文旅引流“先河”:旅行社每引入一名游客最高可获20元基础奖,年度输送超10万人次更享20万元台阶奖;通过设立短视频传播奖点燃全民创作热情,数字时代的“徐霞客”们用镜头捕捉嘉陵江畔的晨雾与星火。
项目为锚,从六合丝绸博览园的百年机杼声,到嘉陵江文旅走廊的《四季清晖》节气幻境;从升钟湖畔的湖光山色,到凤仪湾湿地的低空飞行营地——南充将以“文旅+”业态织就全域图景。
数据为证,根据《关于深入贯彻省委推动川东北经济区振兴发展决策部署全力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的意见》,2025年,南充文旅产值剑指1550亿元,2026年突破1700亿大关。
从落下闳观星的青铜浑仪到中法农业科技园的智能温室,从万卷楼的竹简残卷到丝绸元宇宙的数字织机,嘉陵江始终是串联古今的黄金纽带。如今,这条承载《太初历》智慧与《三国志》风云的“嘉水”,正以“五线谱”弹奏新时代的文旅交响——此处山水曾入画,而今盛世更添诗。2025年的南充,已备好古城的新月、红色的星火、江鲜的醇香,只待您踏歌而来,共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千里嘉陵图》。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