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南充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办公地址:四川省南充市金泉路302号810室
远眺顺庆区渔溪镇高标准农田。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梁洪源摄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春华)10月30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2023年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出台,今年全市将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45.3万亩,高标准农田总面积继续稳居全省前列。
按照要求,2023年全市将实施28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九县(市、区)。其中,包括2023年顺庆区财政转移支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23年南部县盘龙富利片财政转移支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等16个新建项目,以及2023年阆中市水观示范片财政转移支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23年营山县财政转移支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等12个改造提升项目。
我市是全省农业大市,也是全省重要优质粮油基地,全市各地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质量与效益。今年6月,我市全面完成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各项任务,全市高标准农田面积超过耕地总面积的70%,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我市多次获得国、省肯定。西充县代表四川省接受农业农村部绩效评价,为我省争得荣誉。今年3月,蓬安县成功争取到首批国家级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全国仅20个。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后,每亩耕地粮食作物可增产10%至30%。同时,由于耕种条件更优,机械化随之全面跟进,生产成本也将进一步降低。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每亩地每年可实现增收300元以上。“南充是农业大市,耕地总面积居于全省前列,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于南充乃至全省的农业增产增收,以及乡村振兴,都有重大意义,我们将持续抓好抓实这项工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